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>09电竞平台手机版 >09电竞开黑yy >其他法定信息 > 建议/提案办理

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市人大五届三次会议第0490号建议的答复函

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关于

市人大五届三次会议第0490号建议的答复函

陈守智代表:

您提出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县应急能力建设的建议》(市人大五届三次会议第0490号)收悉,感谢您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。经认真组织研究办理,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。

一、全市应急能力建设基本情况

机构改革以来,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坚持“边应急、边改革”工作思路,全面推进应急行政管理、组织指挥、救援力量、制度保障四大体系建设,特别是按照“加强资源整合,推动军民融合,强化基层力量,完善运行机制,提升战斗能力”建设思路,坚持改革创新精神,充分发挥消防救援国家队、主力军作用,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建设,组建区县、乡镇、社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,全市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。

(一)推动军民融合、力量整合、专兼职结合,增强应急救援合力。

为适应发展新要求,需要增强应急力量,围绕解决目前应急资源条块分割、各自为政的突出问题,以整合优化应急资源、购买服务配备人员为主要方式,推动军民融合、力量整合、专兼职结合,用“六个整合”来重构队伍、形成合力、增强力量。

一是机构整合。区县实现应急救援队与民兵综合应急分队深度融合,乡镇实现综合应急、专职消防、民兵应急“三位一体”,基层单位(社区、重点消防单位、重点企业、小区物业)实现应急救援站、微型消防站“二合一”功能。

二是职能整合。深入推进民兵应急力量与地方综合应急力量实行军民融合、联建共用,实现功能作用一体化融合发展,共同承担安全生产、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和事前预防职责,以及民兵战备勤务、处突维稳职责。应急救援人员全部作为基干民兵管理,全体民兵全面参与应急救援工作。

三是人力整合。人员配备实行专兼职结合,专职人员由政府通过人力资源公司购买服务方式统一配备,兼职人员由基层干部、网格员、小区物管员、企事业单位职工、民兵、志愿者等相关人员组成。

四是物力整合。将分散在各行业领域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进行统一配备、统一管理、统一使用,发挥物力的最大功能作用。

五是财力整合。将各种渠道的应急救援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进行统一安排、统一管理、统一开支,发挥财力的最大功能作用。

六是管理整合。实行统一管理指挥、统一训练演练、统一行动控制,形成“成建制领导和管理、成系统集结和机动、成体系训练和执行任务”工作格局。

(二)强化基层力量,实施靠前布防,最大限度实现救早、救小、救初期。

一是实现全覆盖。实施靠前布防、强化一线,将应急救援力量延伸到“最末梢”,实现乡镇、社区、重点消防单位、重点企业、小区物业全覆盖。加强事前预防,强化日常巡逻巡查、突发事故灾害第一时间处置、初期火灾扑救、院前急救、防灾避险知识普及、群众逃生演练等服务。

二是强化基层应急救援能力。全面推行乡镇应急办“一规范、六个专”规范化建设,规范职能职责,落实专门机构、专门编制、专职人员、专门办公场所、专业装备、专项激励,实实在在强化基层应急救援能力,确保基层有机构干事、有人员干事、有条件干事、有能力干事、有规矩干事。

(三)坚持救防并重,实施一专多能,增强综合能力、加强预防能力、提升战斗能力。

一是增强综合能力。适应应急体制改革发展需要,从单一救援功能向“大应急、全灾种、综合性”救援功能转变。

二是加强预防能力。实行平战结合,从注重事后救助向注重事前预防转变。加强各级应急救援力量服务功能,拓展预防性检查、重大风险作业监护、应急演练指导、安全宣传培训、安全技术咨询等职能,做到平时服务、急时应急、战时应战。

三是提升战斗能力。按照有专职人员、有办公场所、有营房仓库、有训练场地、有专业装备、有统一服装、有管理制度、有训练计划、有招录标准、有意外保险等建管养训用“十有”要求,实行应急力量标准化建设、军事化管理。加强智能化、信息技术运用和专家技术支持能力,加强专用物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,切实增强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和战斗力。

(四)实现功能互补,完善运行机制,实施协同作战。

按照应急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,强化功能互补、协同作战,形成了以消防救援国家队为主力、专业救援队伍为支撑、社会应急力量为辅助、地方综合应急救援力量为统筹的应急队伍,建立紧密配合、快速响应机制。

一是充分发挥消防救援队伍国家队、主力军作用。支持消防救援队伍优化布局、强化功能改革,推进消防救援队伍从应对单一灾种向多灾种综合救援转变,加强面向基层、功能优化、快捷高效的消防救援站建设,提升正规化、专业化、职业化水平。

二是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建设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政企联建方式,组建防洪、地灾、森林灭火、危化、矿山、水上、隧道和航空等领域14支市级专业抢险队伍。加强蓝天救援队等社会应急力量建设。加强电力、供水、排水、燃气、交通、市容环境等应急保障队伍建设。

三是加快建设地方综合应急救援力量。在加强“专常群”救援战斗队伍建设的基础上,高标准组建区县、乡镇、基层单位综合应急救援队伍,突出“救防并重”职能,平时全面参与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的日常工作,具体负责预防性检查、应急演练指导、安全宣传培训等工作;战时统筹组织、支持配合“专常群”救援战斗队伍实施应急救援,具体负责指挥勤务保障、救援现场管控、现场救援指挥、突击攻坚行动等工作。目前,全市所有区县都组建了30人以上的专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,所有乡镇都组建了15人以上专兼职结合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,80%以上社区建成应急救援站(微型消防站)。

四是探索建立了抢险救援技术指挥官制度。建立抢险救援技术指挥官制度,由其在现场指挥部的领导下,具体负责现场抢险救援组的工作,增强了事故灾害的现场指挥能力、提高指挥权威、规范指挥行为,让专业人办专业事,确保现场抢险救援指挥规范、科学、专业、高效。目前,正在全市范围内选任抢险救援技术指挥官。

二、下一步工作打算

下一步,我们将充分吸纳陈守智代表的建议,立足“大应急、全灾种、综合性”应急管理发展方向,深化应急“四大体系”建设,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,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,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。

一是深化应急“四大体系”建设。按照构画的应急管理四大体系建设的蓝图,不断做实做强行政管理体系,优化完善组织指挥体系,扩展充实救援力量体系,健全完善制度保障体系,筑牢应急工作的“四梁八柱”,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
二是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。进一步加强“专常群”队伍建设,充分发挥国家消防救援队伍主力军作用,提升专业救援队伍攻坚能力,强化区县、镇街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社区应急救援站建设,规范社会应急力量管理,健全完善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与地方专业队伍、社会力量共训共练、救援合作机制,组织开展联动实战应急演练,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。

三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。推进应急救援装备建设,针对深水、危化、地灾等重点薄弱环节,为市级专业队伍购置一批指挥车、深潜设备、智能挖掘机等高精尖装备,督促、指导区县、镇街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常用必备的防汛、地灾、森林灭火及个人防护装备。

四是健全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。加强“中央-市级-片区-区县-乡镇”五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,形成分级管理、反应迅速、布局合理、规模适度、品类齐全、功能完备、保障有力的工作格局。提高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管理水平,调运更加高效快捷有序,确保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发生后,应急物资第一时间运抵灾区。

此答复函已经冉进红局长审签。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,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。

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重庆市应急管理局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2020年7月21

人:周

联系电话:63012817

邮政编码:401121

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市人大五届三次会议第0490号建议的答复函.doc


主办: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主办

ICP备案: 渝ICP备19005697号-1     政府网站标识码: 5000000097

渝公网安备   50019002501595号

返回顶部
Baidu
map